社會領域探究活動成果的學習歷程如何呈現?
Yory 特約編輯-啾迪|2023-05-29
瀏覽數:6146


從去年開始,全台的高二生們迎來了108課綱的新課程:探究與實作。這堂課如其名,首重由同學們自己提出問題、並且透過尋找解答時「做中學」的過程獲得知識。


探究與實作分為自然領域與社會領域兩大部分。自然領域探究與實作為「部定必修」,意味著每一位高中生都必須修習此課程,而學習內容也會被納入學測的考試範圍。


另一方面,社會領域探究與實作則為「加深加廣選修」。雖說是選修,但有將近七成的大學校系會採計此研究的學習成果,所以找出一個融合歷史、地理、公民背景的好命題,並將它納入學習歷程檔案,能幫助各位同學們在申請大學時更加順利。


然而,在幾乎是「史無前例」的情況之下,同學們要如何判斷什麼是好的社會科探究與實作報告?該如何執行?又該如何將研究成果編寫成一份好的資料、放進學習歷程檔案裡呢?以下就將報告拆解成五步驟,供各位參考!



步驟一:發現問題並制定題目

融合歷史、地理、公民的題目聽起來很困難,但其實可以從自己生活時的不適感、以及想要讓它更好的渴望出發。訂出主題後,以人事時地物做對照,架構起該問題背後的整體背景。人就是公民科、時就是歷史科、地就是地理科,事和物就是主題,每一個問題其實都是整體時空背景下的產物。


舉例而言,「從厚厚一本到輕薄習作,我們的書包真的有變輕嗎?」這個看似普通的題目,包含了數年來教科書越來越薄但越來越多本的演變(歷史)、學生們通勤的方式與時間(地理)、以及書包變輕對學生的正面影響(公民)。即便題目很「日常」卻非常完整,重點就在於找出現況背後的原因、以及導致目前現象的機制。


步驟二:資料蒐集

如同前一步驟所說,要知道書包是否有變輕,就要知道前人做了什麼努力、目前已有哪些成功和失敗的方法,所以搜集上述相關的歷史、地理、以及公民資料,可以幫助各位建立資料庫。


除了紙本資料之外,如果你的題目有可以實地執行的研究,如訪談、田野觀察、測量等等,也可以在這個階段進行。


步驟三:資料分析

將上述搜集到的資料進行質性或量化的分析。質性分析是回顧深入訪談,從中擷取重要的經驗;量化分析則是整理數據,將資料變成表格、圖示。


步驟四:得出結論與心得

研究成果與心得除了自己的成長外,建議也可針對主題提出建言。舉例而言,假使過往的方式沒有完全成功,但有少數幾點績效頗佳,可以將這部分特別提出來,供日後的人們參考。


步驟五:整理與書寫、放進學習歷程檔案

以上所有的步驟都完成後,就可以把它們整理起來、變成一份完整的報告啦!


這份學習歷程檔案的報告裡頭建議包含:


  1. 標題:如步驟一的題目。
  2. 源起(動機):步驟一中讓你想研究這題目的原因。
  3. 文獻探討:整理步驟二中搜集到的資料,佐證你的研究主題。
  4. 資料分析:將步驟三中完成的歸納、各式圖表放入這一個欄位。
  5. 結語與省思:屬於你個人的收穫成長、反思或檢討建議。
  6. 花絮附件:活動執行時的照片等等。



以上五步驟,希望能稍微解答各位學弟妹對探究與實作的疑惑,也可以更有自信地動腦、動筆,累積生活厚實度之餘也增加學習歷程檔案的豐富度。




本文章及圖片著作權為 Yory 平台所有,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。

知道如何製作社會領域探究活動成果後,一起來認識自然科學領域探究與實作怎麼做吧!

相關標籤

課程學習成果
社會科探究與實作成果
製作攻略

如何輕鬆寫好學習歷程檔案?

讓Yory優歷的 AI 輔助寫作評鑑,帶你快速掌握寫作重點。